传承好家风 建设好家庭 ——爱·自然·生命力走进广东清远开展家风主题讲座
2020/07/14

为深入进一步落实关于注重家庭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19年9月29日,广东清远市妇联举行“传承好家风 建设好家庭”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特邀《人民周刊》家风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爱·自然·生命力”体系中级导师黄玉宇主讲,吸引了近160名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和家长到场聆听。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好,则民风好、国风好。在当今社会,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相互联动,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家风,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在群众眼中,领导干部的家风与其本人的作风几乎可以划等号,领导干部家风好坏、其配偶子女甚至亲朋好友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直接决定着干部本人甚至整个干部队伍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在讲座中玉宇老师特别提出:干部职工的家风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在一定程度上对干部职工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同时,家庭教育是根基,家风建设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源头,因此她倡导父母要言传身教,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这深刻揭示了家风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廉洁从政、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大政”,是所有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此次来自“爱·自然·生命力”体系黄玉宇老师家风讲座获得清远市妇联等当地部门以及与会人员高度肯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秉承家庭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希望未来在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打造由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紧密协作的合力,让好家风好家教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的心里,凝聚推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文/茉莉

爱·自然·生命力走进江苏丰县: 传承优良家规,涵养清正家风
2020/07/14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在全县营造“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中共丰县纪委、丰县监委、丰县妇联于2019年9月28日联合举办“传承优良家规,涵养清正家风”主题宣讲活动,特邀“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宋奇老师主讲。本次活动由丰县妇联主席、党组书记苗慧主持,全县正科职领导干部家属、副科级以上女干部、各镇(街道)妇联主席、县直各单位妇联(妇委会)主席主任以及公益志愿者共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宋奇老师来自国内家庭教育知名平台“爱·自然·生命力”体系,为中国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特聘讲师、中科院《婚姻与家庭》心理指导师,同时也是“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家风建设》的主讲导师,她从2008年开始应邀在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给家长做各类主题“家庭教育报告会”近两千场,直接受众超过20多万人!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她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真实案例的现场剖析让家长了解什么才是孩子需要的爱,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怎样才能与孩子达成正确有效的沟通,经营好夫妻关系对孩子的重大影响以及好的家风家规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性。同时,宋奇老师紧紧围绕“建家风,促党风,带民风”的核心主题,把中国以前的“家”和现代的“家”做了鲜明的对比,提出中华民族的根就是家,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就是家风,父母有形的行为一直在无形地影响着孩子,无形的精神气质一直在创造着有形。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存在,都带着祖先的优良基因和强大能量,深深影响着子孙后代,家风的传承意义深远,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其首要就是家文化的复兴。 宋奇老师的演讲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肯定,现场掌声不断。活动结束后,参加人员纷纷表示,一定要重视家规和家风建设,充分汲取优秀家风家规中的精华,传承和弘扬家庭美德,把培养清正家风、树立优秀家规作为廉洁奉公的自觉行动,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良好的家风带民风、正党风,以淳朴民风助推良好社会风气,凝聚向善向上的社会正能量。 最后,苗慧主席对主题宣讲活动做了总结并提出要求。家风家训是培育人、塑造人的无形力量,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承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的家庭家风好,就会促进全社会的风气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家风好就会带动和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保持良好的家风。我们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化领导干部立家规活动,感受优良家规的时代魅力,汲取优秀家风的精神力量,以上率下,从而在全县营造“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为加快振兴丰县、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爱·自然·生命力”体系作为国内家庭教育教育平台,一直将“传播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建设好家庭”作为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伟大的祖国已经迎来了70华诞,新的时代将吹响新的号角,未来的路上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深入挖掘和深刻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风家教,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弘扬好家风,汇聚筑梦中国的磅礴动力! 文/曦月

建设好家庭 弘扬好家风 —— 爱自然生命力走进广东连州开展“家风家教”专题讲座
2020/07/14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建功新时代, 2019年7月13日—14日连州市纪委、市妇联联合举办“家风家教”的专题培训,特邀爱·自然·生命力品牌授权资深高级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柯建希老师主讲,来自连州市300多名党政机关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参加了本次培训。 为期两天的培训中,柯老师通过生动案例以及与家长互动交流,让家长们学习如何成为孩子最喜欢的父母,由此传承良好家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从家庭教育的影响、原生家庭、分析父母的类型、孩子们青春期问题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她及身边的故事。市民、家长们认真聆听、做笔记,精彩之处给以热烈的掌声。 (“爱·自然·生命力”体系资深高级导师柯建希带来的授课,为家长提供一个学习如何成为孩子最喜欢的父母的平台。黄津 摄) 作为一名具有超过25年的教龄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柯建希老师拥有丰富的幼儿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经验,且专注研究0至18岁孩子年龄特征和心理变化近10年,擅长通过绘画心理分析儿童心理,为上千个家庭提供了儿童心理分析,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深远。两天的课程下来,不少朋友们表示,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和开展家风家教的意义,明白了该怎样去做好一个父亲或母亲,并对生活中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找到了答案,受益匪浅。两天的培训中,精彩内容不断,场上互动频频,气氛非常热烈。 (培训班专设的互动环节备受家长欢迎,频频提问。柯建希一一进行解答。黄津 摄) 本次专题培训得到了与会人员高度肯定,现场掌声不断。连州市妇联副主席彭华凤对本次活动的品质以及带来的家风家教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她强调“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我们举办此次培训班,旨在加强家庭文化建设,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以良好家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为期两天的讲座培训在大家热烈的掌声落下帷幕。本次培训不仅为当地家长有效的普及和提高家庭教育的理念和知识,而且真正弘扬优良的传统家风家训,将有力促进当地家庭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城市文明新风尚!

想成为孩子最喜欢的导师型父母?连州这堂课告诉你
2019/07/18

南方+ 记者 黄津 2019-07-14 孩子在青春期很叛逆,怎么办?如何成为孩子最喜欢的导师型父母?一个家庭的好家风是如何养成的?……7月13、14日,在连州市2019年“家风家教”培训班上,300多名党政机关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聆听了2天《父母专业课》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授课内容精彩,场上互动频频,气氛热烈。 爱·自然·生命力体系资深高级导师柯建希带来的授课,为家长提供一个学习如何成为孩子最喜欢的父母的平台。黄津 摄 本次培训由连州市纪委、市妇联联合举办,邀请了爱·自然·生命力体系资深高级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柯建希前来授课,她通过生动案例以及与家长互动交流,让家长们学习如何成为孩子最喜欢的父母,由此传承良好家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叛逆 要读懂孩子的需求 而不是控制、打压他 “父母是终生不下岗的职业,需要持续学习成长。”授课伊始,柯建希开门见山点出主旨,因此父母成长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开明的思想。 “真正的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塑造一个人健全的思想、性格、心理、人格及其价值观的基础。”柯建希说,真正的影响力来源于示范、关系和环境,而不是说教、打骂和利诱。 柯建希的话,让不少听课的家长有茅塞顿开之感。“之前我家孩子的很多恶劣行为,真的就如父母的影子,因为我们没有做好示范——孩子并没有错,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通过听课,让我懂得如何用智慧让孩子健康成长。”九陂镇一位家长说,当初她曾到广州、深圳参加爱自然生命力体系课程,经过两年持续不断的学习,现在家庭非常和谐。 除了有丰富生动的案例授课,培训班专设的互动环节更是备受家长欢迎,提问频频。一位家长说,家里孩子正在青春期,很叛逆,该怎么办? “不少孩子一直很乖,但那是压抑自我的‘乖’。一旦到了青春期,感到可以跟父母抗衡后,他们就会展现出强烈的叛逆心理和行为,”柯建希说,因此,父母不能总是想着要控制、打压孩子,更多的是要爱孩子,特别是要读懂孩子的需求,让他感觉被尊重、被信任,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培训班专设的互动环节备受家长欢迎,频频提问。柯建希一一进行解答。黄津 摄 有家长提问,孩子老是说没有学习动力。“首先父母应该展现自信、阳光的一面,因为父母给不了孩子自身所没有的东西。”柯建希说,做自爱、自尊、自信的父母,才可能给予孩子真爱、尊重和信任,让孩子感到有力量,开始活出我是我。 “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柯建希说。 连州市妇联副主席彭华凤对此非常认同。“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我们举办此次培训班,旨在加强家庭文化建设,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以良好家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纵深 5种层次的父母 你属于哪一个? 作为一名具有超过25年的教龄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柯建希拥有丰富的幼儿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经验,且专注研究0至18岁孩子年龄特征和心理变化近10年,擅长通过绘画心理分析儿童心理,为上千个家庭提供了儿童心理分析,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深远。 连州300多名人员聆听了2天《父母专业课》研讨会,受益匪浅。黄津 摄 她在授课中表示,经过研究发现,作为父母共有5个层次:代替型、预防型、专业型、教练型、导师型。“每一个类型的父母,都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深刻影响。而导师型父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父母,也是最成功的父母。” 那么,你是属于哪种层次的父母?下面来具体看看: 第一种 代替型父母 具体表现:错爱、物化孩子,控制孩子,呈现为低自我价值。 孩子表现:没责任感、无价值感、没自信、没动力、不上进、依赖、压抑、害怕。 第二种 预防型父母 具体表现:对孩子不信任,担心、焦虑、没安全感,拒绝、失望。 孩子表现:不被信任、无价值感、没自信,容易出现偏差行为、破坏性行为,阴暗的性格。 第三种 专业型父母 具体表现:懂得接纳孩子,对孩子表达出觉醒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行为。 孩子表现:感到被滋养、尊重、有力量、被信任,开始活出我是我。 第四种 教练型父母 具体表现:信任自己、他人、环境,让孩子找到来自于身份价值的力量。 孩子表现:身份层面的发挥,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建设性行为。 第五种 导师型父母 具体表现:太阳型,高自我价值,有影响力和创造力。 孩子表现:自信、能干、负责任,创造性行为,阳光性格。 【记者】黄津 编辑 梁杰

涵养好家教 培育好家风——2019年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2019/06/03

(论坛活动现场) 5月23日,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举办的2019年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涵养好家教 培育好家风”,这是中国家教学会继2015年以来举办的第5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两岸从事中华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省区市的家庭教育社会组织、研究机构、指导服务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家庭教育指导者、管理者、工作者、志愿者、家长代表等参加了论坛。中国家教学会常务副会长赵东花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国家教学会常务副会长赵东花致辞) 赵东花在致辞中指出,5年来,中国家教学会坚持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论坛的主题,把推动当代家庭教育创新发展作为论坛的主线,把立德树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作为论坛的主要目的,不断丰富和深化论坛的内容内涵,持续扩大论坛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着力培育论坛的特色和优势,通过论坛进一步搭建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强调,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蕴含着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内涵和意义。习总书记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我们要充分认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就是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家文化”,就是要坚持文化理想和道德理想,就是要接受优秀“家文化”的熏陶,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杨朝明院长做《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的主旨演讲) 在论坛上,中国孔子研究院杨朝明院长、台湾中央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洪兰教授分别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的教与养——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抓起》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们主要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历史高度,从促进当代家庭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需要,深刻阐述了传统“家文化”中蕴含的家庭、家教、家风、家训、家规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探讨了传统“家文化”在新时代家庭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鲜明提出了传统“家文化”如何与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的思路和对策。 (洪兰教授做《中华传统文化的教与养—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抓起》的主旨演讲) 此次论坛采取了主论坛+研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在23日下午-24日举行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家文化”专题培训上,来自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傅小凡,《人民周刊》家风研究院副院长林青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秀英,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延斌在本次研修班上分别做了《传统忠孝文化的现代解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研究》《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与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研究》等四个系列专题讲座,对论坛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延伸和深化,对传统优秀家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挖掘,阐述了传统家规家训在新时代的意义和内涵,也就我国当下家庭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和研究,专家的讲座获得现场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 (傅小凡教授做《传统忠孝文化的现代解读》的专题讲座) (林青贤院长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研究》的专题讲座) (刘秀英老师做《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的专题讲座) (陈延斌教授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与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研究》的专题讲座) 同时在24日下午的学员经验交流环节中,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市虹口区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特聘研究员、畅销书《特别狠心特别爱:赢在家风》的作者、至今唯一一位留在上海的犹太后裔沙拉·伊马斯教授做分享。此次她的分享主题为《严家风 迟满足 慢教养》,她将中国优秀的传统家风文化和犹太民族的教育精相结合,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这套“严家风、迟满足、慢教养”的独特教育方法和理念,告诉现场的家长必须给孩子确立的原则和底线是什么、营造良好的家风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同时生动地讲述了她如何在逆境中注重言传身教、以家风化人的理念和家风育人的方法成功培养几个孩子的故事,沙拉教授的演讲获得现场热烈的掌声。 (沙拉教授做《严家风 迟满足 慢教养》的特别分享) 此次活动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横琴爱自然生命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厦门市家庭教育协会协办,并得到了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的项目支持,共有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与会人员纷纷对本次活动的内容及品质给予了高度好评,专家的专题学术报告也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此次活动意义深远,将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好家庭方面学术研究领域的深入交流,也将进一步促进传播好家教、弘扬好家风,汇聚筑梦中国的磅礴动力!

新时代 新家风 新征程 ——献礼建国70周年大型家风家教学术论坛在江苏无锡隆重举行
2019/03/01

2019年2月23—24日,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人民周刊》杂志社在无锡共同举办了“新时代 新家风 新征程”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家风家教学术论坛。本次论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要求,聚焦“新时代家风家教建设与发展”的主题,深入挖掘和深刻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风家教,深度思考和探讨新时代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弘扬好家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献礼建国70周年大型家风家教学术论坛盛大开幕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赵东花出席论坛并讲话。她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几千年来,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风和家教,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延续不息的营养土壤,是最有助于我们树立健康而强大价值观的宝贵财富。在良好家风的传承和弘扬上,家庭教育起着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关系着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她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建设,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多次就加强家庭教育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以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为主线,以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指导服务为重点,推进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赵东花致辞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长关山越、《人民周刊》总编辑冯旭东也出席了论坛并致辞。关山越说,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自成立以来25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致力于人生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工作,通过搭建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研究实践及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推动了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学生应知应会的人生科学知识研究与普及工作,近年来更积极推动人生科学研究以及家庭教育的发展,大力弘扬好家风好家教,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为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做着积极的努力。冯旭东强调,此次论坛意义深远,将进一步促进传播好家教、弘扬好家风,积极引领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汇聚筑梦中国的磅礴动力!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长关山越致辞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无锡市妇女理论和家庭教育研究会以及“爱•自然•生命力”家庭教育体系共同承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为支持单位。论坛分为“寻根——千年名门诠释的中华家风文明之根”“追忆——共忆峥嵘岁月,弘扬红色家风”“致敬——改革四十载,耕耘家国情”“展望——走进新时代,共建新家风”“感谢——谢谢我的家,致敬我的国”这五大主题版块。在“红色家风”的主题版块中,特别邀请到了开国元勋马文瑞之子马晓文、吕正操之子吕彤羽以及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秉和。几位老人深情讲述了他们和共和国同呼吸、共成长的故事,深切缅怀了父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并阐述、分享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提出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红色好家风,共同推动新时期的家风建设和发展。 无锡广电集团(台)主持人高源进行“红色家风”主题访谈。访谈对象从左至右为开国元勋马文瑞之子马晓文、吕正操之子吕彤羽以及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秉和 论坛期间,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以“新时代,新家风”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对传统家风家教的特性特征、历史发展和丰富的内涵以及对新时代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傅国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赵刚,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延斌,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院执行院长林青贤,无锡市妇女理论和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庄若江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和研究领域出发,对新时期家风家教如何建设与发展做了重要学术报告。来自历史名门的孔氏后人孔祥林、颜氏后人颜廷淦、曾国藩后人曾樾、无锡钱氏后人钱静汝及当地文化学者汤可可分别对家族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家风家训进行了经典分享。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作主旨发言 全国最美家庭代表王芳、江苏省最美家庭代表章海萍在论坛上分享了获得家庭幸福的感悟 来自全国各地专兼职家庭教育工作者、各级家庭教育科研以及指导服务机构、家长学校、幼教机构等代表共计千余人参加了论坛。

林青贤造访朱子故里探寻家庭教育之道
2018/12/1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月11日,《人民周刊·家风》特刊主编、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创办人林青贤来到武夷山五夫,造访朱子故里,切问齐家之源头活水,近思家庭教育之道。 参观朱子故居、朱子社仓,瞻仰朱熹像之后,林青贤说到:“我原来只是在书本上看到朱子的成长故事及学术成就,到了这之后,大大提升了我原来的认知。朱子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字,字字珠玑。更重要的是,朱子文化并不是书斋文化,而是实践出来的文化,是用来指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 林青贤认为,对于家庭教育我们倡导实践和笃行,历史知识并不只是书上学来的,更是走出来的。对一个孩子来说,书上学到的是知识,多读圣贤的书籍,童蒙养正,这很重要,但还不够,还需要见识,有知识有见识,才会提升理解力及涵养智慧,还要用知识见识来指导实践,如此,才能成人、成才、成事。 朱子一生绝大部分时光都在闽北度过,是理学宗师、集大成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代著名学者蔡尚思曾赞叹“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了解到这些之后,林青贤感慨道,如此巨大成就,没有心怀社稷和百姓是绝对办不到的。 林青贤说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应当效法朱子的家国情怀。我们做家庭教育,就是要服务好两个“家”,即国家和大家,所谓服务国家,就是我们要打造国家级的家庭教育智库,向华为学习,花重金在研发上,把国内外最好的国学、心理学及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聚合进来,打造国家级的家文化示范基地,构建完善的家庭教育底层架构及服务体系。 所谓服务大家,林青贤认为,就是通过我们的专业团队去扎扎实实地服务千家万户,我们不只是卖课程,而是转型成为家庭指导服务平台,培养一大批懂家风、懂心理、懂亲子教育的家庭教育服务师团队,每位家庭教育服务师每年服务100个家庭。要像“海底捞”一样,把服务做到极致,成为万千家庭有亲情、可信赖、有专业、离不开,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团队。 到了武夷山,自然少不了品茶,品茶论道,家庭教育之道,道在何方?仔细聆听武夷学院朱子学专家的分享后,林青贤讲到通过这趟“寻道”之旅,令他更坚信既定的理念,家庭教育是国家之需、社会之需,我们做这样的一件事情,正是急国家社会之所急,我们并不刻意追求国家政府为我们提供政府购买服务,而是扎扎实实地服务社会大众,把大众服务好了,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林青贤继续说,我认为,做家庭教育,首先要懂道,然后才有路,否则就会迷路。没有使命与情怀是做不好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本质上是生命教育,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天道,我们要敬畏生命、敬畏规律、敬畏天道,我们应当依道而行、循理而行,懂规律才会懂生命,才会天人合一。这大概就是我们家庭教育的终极之道吧,感恩朱夫子“存天理、去人欲”的启发。

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第四届年会暨“中国梦•家庭梦”高端论坛圆满落幕
2018/11/07

中国网教育频道2月23日讯(记者 曾瑞鑫)2017年2月19日下午6点,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第四届年会暨”中国梦·家庭梦”高端论坛在江苏无锡圆满落下帷幕,也开启了中国家庭教育史上另一个崭新的里程碑! “中国梦·家庭梦”高端论坛开幕 满怀喜悦步入会场的嘉宾 应爱.自然.生命力体系之邀,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之女–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导师玛丽·尼尔森(Mary Nelsen Tamborski);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建翔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的早期教育理论家、”早教之父”冯德全教授;中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张梅玲教授;中国家庭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魏书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青春期健康与情感教育专家陈一筠;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鸿昌;中国教育学会自我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冉乃彦;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驻会副秘书长曹萍;中国正面管教第一人、知名美籍华人张宏武(Susie Zhang)等近20位海内外家庭教育著名专家学者与1000余名家庭教育工作者出席了本次盛会。 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创始人林青贤先生发表致辞 2月18日上午,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创始人林青贤先生与冯德全、张梅玲、陈建翔、冉乃彦、陈一筠、姚鸿昌、曹萍、张宏武等专家学者就孩子的早期教育、爱的教育、青春期教育与家风教育,以及家庭、家教与家风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精彩的论述,专家们一致认为:家风、家教决定了孩子的状态,家风是家庭传承的核心,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才能树立好的家风,好家风下培育的孩子才能承载大任。 在此次论坛上,林青贤先生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国就复兴,中国需要道德回归,道德是中国人的信仰,如果大家都在修德的时候,就会表里一致、知行合一,中国家文化是强兴中国的核心之一;未来道德,诚信,心性将在每一个家庭里建立起来,我们有责任有使命去实现去完成这个使命!林青贤先生的发言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与家庭教育工作者们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一天半时间里,专家学者与家庭教育工作者们继续享受着精彩纷呈的中西方家庭教育盛宴,收获满满。 “中国当代早教之父” 冯德全教授为现场嘉宾分享 当代著名的早期教育理论家、”中国当代早教之父”冯德全教授围绕 “家庭早教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题,阐述了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让孩子玩得快乐,学得有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勇敢自信、积极上进,获得成功的最大喜悦,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案例进行了展现。当我们走进冯老的倾注一生研究中国早教改革与创新的成果时,我们发现,原来早教是童年的快乐工程,家庭的幸福工程,社区的和谐工程,国家的人才工程,教育的根系工程,更是人类文明的新觉醒! 中国家庭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魏书生老师用幽默、风趣的精彩演讲让大家在欢笑声中对教育需要爱与智慧有了更多的领悟。他说道:”一个人要从宏观上看清自己的渺小和短暂,永远不骄傲,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把自己看小,看小才会谦卑,才有敬畏心和感恩心,不管别人怎么对我,我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同时他用自己几十年在基层一线教育工作的经历告诉在场所有的人,每个生命都是宏大世界的集合体,每个孩子身上永远都有闪光的地方,每个孩子的内心也永远向上向善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是发现优点,守住优点,让生命开花结果,就能真正成长为他(她)本身最美的样子! 魏书生老师用精彩演讲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 ,为更好的学习和借鉴西方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本次高端论坛中,特别邀请美国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之女–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导师玛丽•尼尔森•坦博尔斯基(Mary Nelsen Tamborski) 对正面管教中与孩子沟通中注重运用尊重、沟通、鼓励和专注于解决问题用模板、现场演示以及邀请观众互动等方式,让与会嘉宾感受到了正面管教的巨大魅力。 中西方家庭教育文化发展的探讨与对话 玛丽•尼尔森邀请嘉宾现场体验正面管教互动 来自美国的被各路媒体誉为”海外第一家庭”大山一家对中西方文化结合下的精英家庭教育的精彩分享,让与会嘉宾对西方家庭教育方式、理念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全面认识。 “海外第一家庭”大山一家分享中西方文化结合下的精英家庭教育 同时,为帮助占全国总人口6.34%的8000多万各类残疾人,在此次年会上,北京卓越父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爱·自然·生命力体系携手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合作成立”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 ,在18日下午的启动仪式上,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创始人林青贤先生代表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爱心人士向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捐赠200万元人民币,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吴涓女士接受捐赠,并向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爱心人士颁发感谢证书。同时,在活动中该基金启动了第一个公益项目–“爱.启航”残障家庭教育援助项目,该项目以关注残障家庭的家庭教育为出发点,帮助和引导残障家庭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疏导残障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最终让残障家庭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启动仪式 残奥女子举重冠军边建欣的分享感动全场 为让爱学习的家长们随时随地,用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家庭教育的专业支持。爱·自然·生命力体系”新家风APP”正式上线,它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轻松愉悦。在发布会上,展示了由该体系原创的部分音乐、视频和课程讲座,现场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大家对”新家风APP”的充分肯定与认可。 “新家风APP”原创音乐展示 “中国梦源于家庭梦,家国情始于父母恩”,19日下午6点,当两天的盛会接近尾声,林青贤代表爱·自然·生命力体系衷心感谢各位的到来,同时提出:一群人的爱与智慧,可以让更多人活出爱与智慧的价值,以爱育人,誓为良师!爱·自然·生命力体系愿携手各位家庭教育工作者,一起为国家提供家庭教育智库,传递正能量,贡献光和热,共筑中国梦! 2月19日下午6:30分左右,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第四届年会暨”中国梦·家庭梦”家庭教育高端论坛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终于圆满落下了帷幕,我们也开启了中国家庭教育史上另一个新的里程碑!因为通过此次盛会,我们更加懂得自己肩上责任与使命,也更加的明确未来发展思路与方向,同时我们也更加坚定一份执着的信念:只有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接点上真正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用光荣与梦想书写中国家庭教育最华丽的篇章,才能真正推动中国梦在家庭教育的伟大觉醒和复兴腾飞!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 启动
2018/11/07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 正式启动中国网教育频道2月23日讯(记者 曾瑞鑫)2017年2月18日下午,借”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在江苏无锡灵山举行第四届年会暨”中国梦·家庭梦”高端论坛之际,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 正式启动。 “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由北京卓越父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起设立,旨在支持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援助、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怀等公益项目,希望通过该基金能够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优秀的家风家教,帮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保障,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着阳光成长,每个家庭都充满着欢声笑语。 启动仪式上,北京卓越父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创始人林青贤先生,代表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爱心人士向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捐赠200万元人民币,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吴涓女士接受捐赠,并向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爱心人士颁发感谢证书。随后,在全体爱心人士的见证下,吴涓秘书长、林青贤先生、钟国姿女士及与会嘉宾共同启动基金。同时,在活动中该基金启动了第一个公益项目–“爱.启航”残障家庭教育援助项目,以关注残障家庭的家庭教育为出发点,帮助和引导残障家庭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疏导残障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最终让残障家庭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届残奥会女子举重冠军边建欣分享成长经历感动全场 边建欣,双下肢重度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包头女孩,从一名普通工人走向世界,成为残奥举重冠军,她为祖国赢得了17枚金牌,打破了40多项世界纪录!退役之后她选择华丽转身成为幸福密码训练师,大鸿运训练师。她说,老天给了我一个很烂的剧本,再烂的剧本我选择将它演绎精彩!这些年,她不断进行身心灵的学习成长,凭借着”生命是没有限制的选择”的信念,摇着轮椅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感动和激励着不计其数的生命。他的恩师王婷莹女士说:“你坐的不是轮椅,那是莲花。”边建欣可以不需要任何人的协助,自由的驾驭轮椅。当她手摇轮椅从1米高的舞台坡道上“飞”下来的那一刻,再一次震撼现场每一个人的心灵,她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创造出了生命的神话! 菅琳,在正值人生花季的青春期,突遭病魔袭击,一个自由奔跑的女孩,从此失去了站立的权利,曾经她追问命运为何如此不公,也曾拒绝面对即将在轮椅上度过人生的现实,幸运的是她的父母和家人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着她,用最坚强的爱告诉她:不要怕,有我们在!求学路上的菅琳很受伤,可是她的妈妈却在擦干眼泪后告诉她:面对挫折,不能怕,就算一千次跌倒,也要一千零一次的站起来!在妈妈的引领下,她跨过人生的荆棘,绽放生命的美丽!在现场她的淡定,从容,优雅,知性,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声音,传递出坚定信念和感恩的能量! 李敏,经历了12次手术,战胜了3种不同的癌症,如今单臂独腿快乐的行走在学习成长,传播家庭教育爱与幸福的路上!这一切缘于她顽强的信念–我要活着,也源于她遇到了李瞻、彭娅两位老师,她们为李敏交了学费,带她来到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的父母专业课、父母教练课的课堂,在这个课堂里又遇到了林青贤院长,带给她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处理家庭问题的智慧和能力,鼓励她将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去激励更多人。如今她《活着就很美》的著作已经出版,希望籍着这本书去激励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们,告诉他们:生命无极限!不抛弃,不放弃!活着就很美!同事本书销售的部分收入也将捐赠出来,回馈社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钱敏丹,从小就患上了一种类似于”渐冻症”的进行性疾病,导致全身绵软无力,病情发展到最后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随着病情一天天加重,如今,她全身仅剩下右手两根手指还有一丝微弱力气,平时只能常年卧床。但钱敏丹凭着内心不甘屈服命运的信念选择了用努力改变命运,用梦想创造生命的精彩!她通过“口述答题”的方式自考心理学大专,又考取国家心理师资格证,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帮助他人;到全国各地演讲;完成励志自传《活着的101个理由》;走进西藏俯瞰世界。看到她在台上分享,相比边建欣老师的激情,菅琳的坚定,李敏的高亢,她连话筒都没有办法拿起来,她的声音是那么的微弱,却又那么震撼人心,她说:“虽然我说话的力气都越来越小,但我始终坚信—梦想的力量一定会让病魔望而却步,我要用自己的梦想点燃他人的梦想,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美好!” 目前全中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6.34%,包括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精神等各类残疾人,因为身体的残缺,他们很多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教育程度也有限,自我价值感也较低,也影响了他们的家庭幸福指数,是这个社会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相信在”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爱·启航残障家庭教育援助项目的帮助下,会出现更多的边建欣、菅琳、李敏、钱敏丹。命运为她们关上了一扇门,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当爱自然生命力的光芒照进更多残障家庭的那一刻,他们的生命之光将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