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好家教 培育好家风——2019年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2019年6月3日


(论坛活动现场)

5月23日,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举办的2019年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涵养好家教 培育好家风”,这是中国家教学会继2015年以来举办的第5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两岸从事中华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省区市的家庭教育社会组织、研究机构、指导服务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家庭教育指导者、管理者、工作者、志愿者、家长代表等参加了论坛。中国家教学会常务副会长赵东花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国家教学会常务副会长赵东花致辞)

赵东花在致辞中指出,5年来,中国家教学会坚持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论坛的主题,把推动当代家庭教育创新发展作为论坛的主线,把立德树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作为论坛的主要目的,不断丰富和深化论坛的内容内涵,持续扩大论坛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着力培育论坛的特色和优势,通过论坛进一步搭建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强调,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蕴含着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内涵和意义。习总书记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我们要充分认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就是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家文化”,就是要坚持文化理想和道德理想,就是要接受优秀“家文化”的熏陶,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杨朝明院长做《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的主旨演讲)

在论坛上,中国孔子研究院杨朝明院长、台湾中央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洪兰教授分别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的教与养——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抓起》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们主要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历史高度,从促进当代家庭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需要,深刻阐述了传统“家文化”中蕴含的家庭、家教、家风、家训、家规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探讨了传统“家文化”在新时代家庭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鲜明提出了传统“家文化”如何与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的思路和对策。


(洪兰教授做《中华传统文化的教与养—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抓起》的主旨演讲)

此次论坛采取了主论坛+研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在23日下午-24日举行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家文化”专题培训上,来自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傅小凡,《人民周刊》家风研究院副院长林青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秀英,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延斌在本次研修班上分别做了《传统忠孝文化的现代解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研究》《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与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研究》等四个系列专题讲座,对论坛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延伸和深化,对传统优秀家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挖掘,阐述了传统家规家训在新时代的意义和内涵,也就我国当下家庭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和研究,专家的讲座获得现场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


(傅小凡教授做《传统忠孝文化的现代解读》的专题讲座)

(林青贤院长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研究》的专题讲座)

(刘秀英老师做《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的专题讲座)

(陈延斌教授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与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研究》的专题讲座)

同时在24日下午的学员经验交流环节中,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市虹口区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特聘研究员、畅销书《特别狠心特别爱:赢在家风》的作者、至今唯一一位留在上海的犹太后裔沙拉·伊马斯教授做分享。此次她的分享主题为《严家风 迟满足 慢教养》,她将中国优秀的传统家风文化和犹太民族的教育精相结合,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这套“严家风、迟满足、慢教养”的独特教育方法和理念,告诉现场的家长必须给孩子确立的原则和底线是什么、营造良好的家风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同时生动地讲述了她如何在逆境中注重言传身教、以家风化人的理念和家风育人的方法成功培养几个孩子的故事,沙拉教授的演讲获得现场热烈的掌声。


(沙拉教授做《严家风 迟满足 慢教养》的特别分享)

此次活动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横琴爱自然生命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厦门市家庭教育协会协办,并得到了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的项目支持,共有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与会人员纷纷对本次活动的内容及品质给予了高度好评,专家的专题学术报告也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此次活动意义深远,将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好家庭方面学术研究领域的深入交流,也将进一步促进传播好家教、弘扬好家风,汇聚筑梦中国的磅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