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记者 黄津 2019-07-14
孩子在青春期很叛逆,怎么办?如何成为孩子最喜欢的导师型父母?一个家庭的好家风是如何养成的?……7月13、14日,在连州市2019年“家风家教”培训班上,300多名党政机关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聆听了2天《父母专业课》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授课内容精彩,场上互动频频,气氛热烈。
爱·自然·生命力体系资深高级导师柯建希带来的授课,为家长提供一个学习如何成为孩子最喜欢的父母的平台。黄津 摄
本次培训由连州市纪委、市妇联联合举办,邀请了爱·自然·生命力体系资深高级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柯建希前来授课,她通过生动案例以及与家长互动交流,让家长们学习如何成为孩子最喜欢的父母,由此传承良好家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叛逆
要读懂孩子的需求
而不是控制、打压他
“父母是终生不下岗的职业,需要持续学习成长。”授课伊始,柯建希开门见山点出主旨,因此父母成长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开明的思想。
“真正的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塑造一个人健全的思想、性格、心理、人格及其价值观的基础。”柯建希说,真正的影响力来源于示范、关系和环境,而不是说教、打骂和利诱。
柯建希的话,让不少听课的家长有茅塞顿开之感。“之前我家孩子的很多恶劣行为,真的就如父母的影子,因为我们没有做好示范——孩子并没有错,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通过听课,让我懂得如何用智慧让孩子健康成长。”九陂镇一位家长说,当初她曾到广州、深圳参加爱自然生命力体系课程,经过两年持续不断的学习,现在家庭非常和谐。
除了有丰富生动的案例授课,培训班专设的互动环节更是备受家长欢迎,提问频频。一位家长说,家里孩子正在青春期,很叛逆,该怎么办?
有家长提问,孩子老是说没有学习动力。“首先父母应该展现自信、阳光的一面,因为父母给不了孩子自身所没有的东西。”柯建希说,做自爱、自尊、自信的父母,才可能给予孩子真爱、尊重和信任,让孩子感到有力量,开始活出我是我。
“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柯建希说。
连州市妇联副主席彭华凤对此非常认同。“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我们举办此次培训班,旨在加强家庭文化建设,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以良好家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纵深
5种层次的父母
你属于哪一个?
作为一名具有超过25年的教龄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柯建希拥有丰富的幼儿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经验,且专注研究0至18岁孩子年龄特征和心理变化近10年,擅长通过绘画心理分析儿童心理,为上千个家庭提供了儿童心理分析,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深远。
她在授课中表示,经过研究发现,作为父母共有5个层次:代替型、预防型、专业型、教练型、导师型。“每一个类型的父母,都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深刻影响。而导师型父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父母,也是最成功的父母。”
那么,你是属于哪种层次的父母?下面来具体看看:
第一种 代替型父母
具体表现:错爱、物化孩子,控制孩子,呈现为低自我价值。
孩子表现:没责任感、无价值感、没自信、没动力、不上进、依赖、压抑、害怕。
第二种 预防型父母
具体表现:对孩子不信任,担心、焦虑、没安全感,拒绝、失望。
孩子表现:不被信任、无价值感、没自信,容易出现偏差行为、破坏性行为,阴暗的性格。
第三种 专业型父母
具体表现:懂得接纳孩子,对孩子表达出觉醒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行为。
孩子表现:感到被滋养、尊重、有力量、被信任,开始活出我是我。
第四种 教练型父母
具体表现:信任自己、他人、环境,让孩子找到来自于身份价值的力量。
孩子表现:身份层面的发挥,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建设性行为。
第五种 导师型父母
具体表现:太阳型,高自我价值,有影响力和创造力。
孩子表现:自信、能干、负责任,创造性行为,阳光性格。
【记者】黄津
编辑 梁杰